〔記者彭宗弘台北報導〕台北市政府將台北機廠總辦公室、客車工場和柴電工場列為歷史建築,三座廠房各具工業建築價值,更是台灣火車發展史的縮影。 台北機廠內組立工場、鍛冶工場、原動室及澡堂等四個廠區,台北市政府一月八日經市政會議正式通過,列為市定古蹟。會中也將廠區內的總辦公室、客車工場及柴電工場登錄為歷史建築。穿過台北機廠拱廊,映入眼簾的是灰面一整排的兩層樓高總辦公室,它是台北機廠的行政樞紐,統領整個機廠運作。 日據時代稱為「工場事務所」的總辦公室,原本只有一層樓建築,國民政府來台後,於一九六五年參照日治時期保存的圖面,增建為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,建築形式則採洗石子立面,再以線角裝飾。 總辦公室周邊日式庭園植栽則襯托建物的主體性。台北機廠副廠長馮智銘說,總辦公室旁的十二顆流蘇樹,在每年四月間,猶如雪片般紛飛,因此又稱「流蘇四月雪」。 客車工場則為北廠的維修客貨車的廠房。北廠的車輛工區包含客車工場、車件工場、電機三場和鈑金工場,是北廠占地最大的工區。 樓地板面積約八千五百平方公尺的客車工場,在日治時期稱為「客車職場」,用來從事車體的維修、木工製作、車輛油漆作業和內部縫紉品的修繕等。 北市文化局指出,客車工場兩側有大面積開窗,大跨距屋頂,極具工業建築特色。近年來客車維修業務逐漸轉移至高雄機廠後,車輛工區的工作項目轉為以維修電聯車為主。 柴電工場則負責柴電機車維修、拆卸和組裝作業。這座廠房樓地板面積約六千兩百平方公尺,屬於柴電廠區之一。柴電廠區包含柴電工場、內燃機工場和電機二場,其中,樓地板面積約六千兩百平方公尺的柴電工場,是二次大戰後的建物。 柴電工場的建築形式採取鋼筋混凝土,提供北廠大跨度挑高的維修空間,施工時則使用預鑄工法,先將樑柱鑄造完成後,再吊起組裝;建物的兩側開窗及太子樓等建築設計元素,且它鄰近市民大道,成為北廠的入口意象建物。 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 ||||||||||||||
熱賣商品推薦 | ||||||||||||||
|
|
|
更多好康商品
http://gggc1q2ak83it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2ju74xtbt3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gykaewlurk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awjzc4doqa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gwgrzom50w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bsumj8dm9m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n0clm55z2c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em4lmh642f.pixnet.net/blog
http://gggo6radt29cu.pixnet.net/blog
類單眼數位相機評比 2012,pentax數位相機,數位相機評比,類單眼數位相機評比 2012,,canon數位相機,canon數位相機,數位相機評比,casio數位相機,類單眼數位相機評比 2013,